新闻中心
政策法规
常用法规
法律站点
新法速递
本站公告
服务指南
民事赔偿和工伤赔偿能否双赔
2016-07-29

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综合相关法律表述,黑龙江省目前认可的工伤赔付办法应当是支持除医疗费用以外其他费用的“双赔”的。

  老陈的“追偿”之路

  家住哈尔滨市的陈某原是中国邮电器材哈尔滨公司的一名司机。2006年,陈某在工作中遭遇了一起由第三人肇事引发的交通事故,事故造成陈某多处骨折和不全性肠梗阻。这一发生在10年前的事故,让陈某关注起了国家在工伤保险方面制定的政策和黑龙江省相应出台的各项地方规定。

  对于这起事故,陈某向肇事人提起了民事诉讼。当事双方通过庭下和解的方式,最终以肇事方给予陈某30万元赔偿结束了这场诉讼。

  陈某认为,他是在工作中受伤,工伤证明齐全,享受国家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理所当然。他向记者展示了当时的哈尔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在2007年2月对他工伤认定的《工伤认定书》和哈尔滨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在2010年3月将其鉴定为“伤残七级”的《劳动能力鉴定结论通知书》。

  依据国务院2003年公布的《工伤保险条例》,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12个月的本人工资。按此计算,陈怀恩当时可以拿到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两万余元。

  然而,他没有拿到这笔钱。直到今天,黑龙江省人社厅依然坚持当时给出的解释,由于陈某恩已接受远超一次性伤残补助额度的民事赔偿,因此他无法获得任何伤残补助金。

  对于这样的答复,陈某十分不解:“民事赔偿的额度跟老百姓正常享受法律允许的工伤待遇之间有什么必然联系?”

伤保险条例》中没有禁止‘双赔’的规定,国内也有很多省份已经或开始陆续认可工伤双赔的做法”。

  孙莉表示,黑龙江自始至今从来没有明确废除工伤差额补偿的规定,国家层面也没给出硬性要求,因此,“即便今年5月起实施新《办法》,还是不能支持双赔”。

  “双赔”能否实现

  黑龙江省人社厅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不实行工伤“双赔”,不仅是黑龙江一个省当前的做法。采访过程中,孙莉向记者提供了一份湖南省人社厅《关于工伤保险待遇有关结付问题的复函》作为参照。

  这份出具日期不详的公函是湖南省人社厅送呈张家界市中级人民法院的文件。该文件称,“工伤保险是一种公益救济措施,而不是责任承担”,并指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赋予了在涉及第三方责任的工伤事故中,职工申请工伤认定、工伤待遇的权利,但并未明确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方式是‘单赔’‘双赔’还是‘差额补偿’。如果涉及第三方责任的工伤职工,在获得民事赔偿的同时还能获得工伤补偿,将会出现‘同是工伤、待遇不同’的情况,有违公平原则,引起工伤职工相互攀比,形成社会不稳定因素。”

  对此,湖南湘晋律师事务所擅长处理交通事故、劳动纠纷等民商事案件的律师李颖慧向记者表示,过去湖南省是不支持工伤“双赔”的,但眼下从法理和实际操作的角度看,可以实现“双赔”了,民事赔偿给予金额的多少和工伤职工应享受的一次性伤残补助关联不大。

  “关于涉及第三人赔付的问题,不光是陈某,很多工伤职工和用人单位都问我们能否双赔。”孙莉说,“各个省在落实《工伤保险条例》时情况会有不同,我们也希望国家尽快出台一个政策,明确告诉我们到底是单赔还是双赔,还是继续补差。”她同时表示,在行政人员内部,对于这一问题的看法也存在分歧。

  孙莉还向记者透露:“黑龙江省目前工伤保险基金的分配并不均衡,并且仍然是市级统筹,还未上升到省级统筹。在省内各地市工伤保险基金的存量中,哈尔滨和大庆高一些,而四大煤城(鸡西、鹤岗、双鸭山、七台河)全部是负数。”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C)2008-2010 天津市联众伟业劳务派遣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津ICP备14001525号-1   客服QQ: 客服1    客服2   
未经本才网授权同意,不得转载本网站任何信息!!